【评论|男明星违法代言女性内衣 谁在用性别密码割韭菜?】近期,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发布了一批违法广告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李诞代言女性内衣的事件。不知何时开始,很多女性用品代言人一水儿都换成了时下的顶流小鲜肉:越来越多的弟弟们扛起了女性产品大旗,在各大年龄段女性服饰鞋帽、胭脂粉黛上,争夺那方寸之间的使用权。很多人说,随着女性消费力的提升,中国也终于迈入了“男色消费”的时代。
为何彩妆、护肤品、女装品牌纷纷盯上了流量男星?这跟女性消费习惯有着密切联系。《中国女性消费报告》给出的答案:女性在提升颜值的产品上消费的意愿最强烈,服装鞋包和美容护肤产品高居女性最偏爱的产品榜首。平时就爱买买衣服和化妆品的姐妹们,本身就容易被颜值商品“诱惑”,如果这些商品还是你最喜欢的偶像代言的,钱包还守得住吗?
在前网络时代,追星的方式无非就是买专辑、看演唱会、参加粉丝见面会等直接的实体消费。然而自从饭圈文化流行起来,粉丝们便不再满足于愉悦自己,而是要把偶像培养成“顶流”。在互联网的沐浴下长大的95后,为偶像打call的方式显然更加多样化。不仅要花钱,还要花得够多。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购买力就是艺人商业价值的体现,越能花钱的饭圈,似乎越被人尊重,偶像越能得到高回报。精明的商家自然也捕捉到这一点,利用各家粉丝之间相互攀比的情绪,设计了一层又一层的连环陷阱,让其不断消费。
最臭名昭著的案例,当属今年5月份《青春有你3》的“为哥哥倒奶”。视频中几个农村妇女坐在水渠边,开盖后把白花花的好牛奶直接倒掉,看过的人无不心疼可惜。与此类似,许多品牌会签约流量艺人作为“代言人”,并以“冲销量解锁明星福利”的形式,明目张胆地割粉丝韭菜。粉丝消费与艺人的商业收入被绑定,在“只有我花钱,哥哥才有代言”的隐形规则之下,许多粉丝购买了大量超出自己需求的产品。
产品真正的性价比如何,只有真正用过的人才知道。而卫生巾、胸罩、高跟鞋,男明星压根都不会使用,更不用谈使用体验和产品质量了。这样对消费者不负责任,只凭着一张脸拿代言费的行为,在娱乐圈屡见不鲜。拿粉丝的真心去换销量的割韭菜行为,更是恶劣。
我国广告法规定:广告代言人不得为没有使用过的商品或没有接受过的服务做推荐和证明。这意味着没有使用过卫生巾、内衣和高跟鞋等女性用品的男明星代言是违法的。
追星并不是错,买专辑看演唱会,至少是愉悦了自己,但买和明星只有一纸合约的代言,甚至自己不需要的产品,又是愉悦了谁呢?漂亮的数据像是泡沫,看着好看其实没用,但买回来的东西难用,却是自己要承受。与其关心哥哥能拿多少代言费,不如先问问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洞见计划#